top of page

從西九龍到廣州南,香港青年坐著高鐵來佛山創業


“我早上9時16分從香港西九龍站出發,10時22分到廣州南站,然後用手機軟體打車,10分鐘就回到辦公室,很輕鬆。”香港創業者李嘉威說,他正在逐漸習慣香港佛山兩地跑的日子。前不久,李嘉威帶著在香港已小有成就的智能沙盤專案,落戶位於佛山南海毗鄰廣州南站的粵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佛山工合空間。

2019年5月19日《南方日報》相關報導版面圖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支持佛山南海推動粵港澳高端服務合作,搭建粵港澳市場互聯、人才資訊技術等經濟要素互通的橋樑”。

隨著交通設施和政策完善,當地集聚了一批來自港澳的青年創業者。與此同時,珠三角各地也正在為港澳青年創新創業提供更多機遇和更好條件,像南海這樣的例子越來越多。

粵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位於佛山市南海區三山片區、毗鄰廣州南站。戴嘉信 攝

創業青年成為“粵港上班族”

“前兩年,我到深圳採購零部件時發現,珠三角製造業上下游配套完善,市場很大。”今年25歲的李嘉威2016年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畢業後,他看准了教育機構對智能硬體的需求,以增強現實技術為支撐,與合夥人開發智能沙盤產品,銷售到香港多家學校。

今年,李嘉威帶著專案來南海,希望借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速推進的東風開發新市場。創業者都有務實的眼光,除了對內地市場的看好,打動李嘉威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便利的交通。“我在香港住在天水圍,公司在港島,坐巴士、轉地鐵,上班要1.5小時。而現在從香港西九龍站到佛山南海的辦公室,也才1.5小時。”李嘉威說,目前他已用熟了打車軟體和火車購票軟體。

今年4月,李嘉威在佛山註冊了公司,接下來準備申請專利、註冊商標,並儘快招募技術研發、銷售人員。

與剛開始在內地創業的李嘉威不同,2018年畢業於暨南大學的香港小夥施嘉祖對廣州佛山已非常熟悉。“在校期間我發現,很多港澳同學願意留在內地,廣東又是首選。”施嘉祖說,“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速推進,港澳年輕人能在內地找到很多機會;同時很多內地企業也要在港澳拓展市場,對港澳求職者也有需求,這就是我們創業的空間。” 畢業後,施嘉祖和另外3名香港同學組成了創業團隊,向港澳求職者、用人企業提供人才輸送方案,目前已服務了不少港澳青年。現在,施嘉祖住在廣州,像很多廣佛上班族一樣往返於廣州番禺與佛山南海之間,“最近我們的公司會正式落地註冊,我會搬到佛山常住。”施嘉祖說。

粵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已集聚了一大批來自粵港澳各地的青年創業者。戴嘉信 攝

從投資玩具廠到投資工業自動化

李嘉威、施嘉祖等團隊入駐的廣佛交界處,集聚了大批知名製造業企業。改革開放後,不少港商到當地投資,為製造業發展注入了動力。現在,年輕一代港商繼續在佛山等地投資,看好珠三角製造業升級的商機。

“上世紀80年代起,我父親先後在珠海中山等地開廠,主要生產玩具、模具;而我要走技術層次更高的路線——實施工業自動化、智能化。”香港上市企業、威發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潘偉業說。

潘偉業是80後,因為家庭背景,從小就熟悉珠三角。“我們在中山的工廠,2007年前後就開始了自動化改造。現在珠三角企業對自動化改造的需求很大,是我們年輕一代創業的好機會。”

今年初,潘偉業與幾個香港合夥人成立的科宜思自動化技術公司入駐佛山南海,為企業提供工業自動化改造方案。“我們聚焦自動化的系統改造,而廣州佛山有大批設備生產商,整合產業鏈非常便利。”公司運營總監霍展邦說,廣東製造業體量巨大,助力智能製造的發展政策也日益完善,自動化市場前景廣闊。

霍展邦說,正是看到了這樣的前景,科宜思引入了來自德國的資深專家擔任技術總監,並吸引了多個香港合夥人。他和很多合夥人一直關注有關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我們非常瞭解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產業帶上的城市也是我們以後發展的重點。”

佛山南海正以三山片區為主陣地,建設粵港澳合作高端服務示範區。圖為粵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戴嘉信 攝

為更好對接港澳,佛山南海正在圍繞廣州南站不斷加強佈局,不僅是硬體設施,還有對政策軟環境的完善。今年,佛山南海研究制定了針對粵港澳合作高端服務示範區建設的人才扶持政策。當地計畫,將對符合條件的大學畢業生、教師、專家及科研人員給予每人每月最高1萬元的搭乘高鐵費用補貼,讓人才可自由穿梭於香港、南海兩地之間。

不斷優化的環境持續吸引著港澳的目光。香港發明創新總會青少年發展委員會主席李偉康最近帶領兩名香港理工大學的學生來到佛山,走近港澳青年創業團隊,“我想讓更多年輕人瞭解廣東的發展情況,以後面臨就業、創業時,希望他們不要錯失合適的機會。”

圖文轉載自南方號【南方日報頭版|從西九龍到廣州南,香港青年坐著高鐵來佛山創業】


Recent Posts
Archive
bottom of page